09.10 (日) 9:00 - 12:00
行者
陳芯宜|2014|台灣|147分|普
|導演介紹|
從事紀錄片及電影創作多年,作品風格流暢明快,常在嚴謹的劇情架構中,展現細緻綿密的情感鋪陳、與難得的幽默感。其所拍攝的議題大多與人文、藝術文化相關,2007電影「流浪神狗人」一完成,即入選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並獲德國最大報提供之每日鏡報最佳影片,同時亦獲金馬獎三項提名: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最佳剪輯,更受邀二十多個國家的影展邀約。2000年完成的35mm實驗紀錄片「流離島影系列—誰來釣魚?」,也獲邀參加第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瑞士弗瑞堡影展、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以及第3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2003年拍攝的公視電視電影「終身大事」,獲金鐘獎最佳單元劇、導演、編劇等六項提名。 除此之外,也經常與其他獨立製片工作者相互支援,或參與劇場的工作。早期跟隨黃明川導演工作多年,其一同參與製作的:前衛藝術家紀錄片系列「解放前衛」,獲得第一屆台新藝術獎首獎。除了導演與編劇的長才外,陳芯宜同時也是一位音樂作曲者,替許多影片以及劇場做配樂製作,也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節奏感,有很豐富的音樂性。
|影片介紹|
十年磨一劍, 詩意影像與無垢沈緩美學的細膩對話 行者無疆。身體所到之處,一舞一動,就是世界的形狀。舞蹈的誕生就在這日日的生活裡,在一呼一吸之間、在花開的瞬間、在光線撒下塵埃飄動之間、在貓咪跳躍與停止之間…。《行者》以長時間紀錄累積,透過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的日常,提煉出關於舞蹈那最初的原點。無論是生活中的動與靜、常民廟宇間的觀察、舞台下竭盡力氣的排練、舞台上如儀式般的演出以及自然荒野中的舞蹈影像,體現的不僅只是舞蹈的美學本身,更是對天地生命更深沈的哲思。長達十年的紀錄過程,呼應了林麗珍十年一大作的創作特色,同時也真實紀錄了一個精湛舞作背後,所經過的各種辛苦:對舞者的挑選訓練、對團員心靈與身體一致性的要求、對道具的累積與感情等等,深刻展現了臺灣舞蹈發展脈絡與本土藝術家生命映照之間的高度與深度。一章章如詩篇的影像,展現林麗珍與無垢的沈緩美學與生命之鏡。
|預告片|
09.24 (日) 9:00 - 12:00
靈山
蘇弘恩|2015|台灣|60分|護
|導演介紹|
出生於台灣,畢業於世新大學的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原住民跟閩南人的混血兒,穿梭在兩種身份之間,讓他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首部記錄長片《靈山》曾入圍台灣民族誌影展(2015)、金穗獎(2016)以及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6),並獲得南方影展首獎(2015)的肯定。目前專注於原住民議題及社會議題的創作。
|影片介紹|
鏡頭凝視一位深居山中的太魯閣族耆老,他開始以最熟悉的語言,緩緩道來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歷史記憶,過往的檔案影像宛如回憶穿插其中,真實的生命樣貌變得不再單純。歷來的統治政權在台灣島嶼留下許多痕跡,也帶來文化上的影響,親身經歷這一切的原住民族,如何才能以「正名」的主體姿態參與其中
|預告片|
10.22 (日) 9:00 - 12:00
再見 可愛陌生人
蔡崇隆、阮金紅|2016|台灣|62分|護
|導演介紹|
阮金紅
越南裔新移民,出身農民家庭,因家貧未完成國小學業。2000年透過仲介嫁來台灣,遭遇家庭暴力而於2008年離婚,獨立撫養女兒。2009年再婚,擔任新移民團體志工,連續兩年獲新移民之美攝影比賽第一名,並開始學習紀錄片拍攝。 2010年入選雲門流浪者計劃,2011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返鄉拍攝家族故事與失婚越南姐妹,<失婚記>是第一部紀錄片作品。
蔡崇隆
政治大學法律學士,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電影研究。曾任記者、公視「紀錄觀點」製作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重要作品《島國殺人紀事1》獲2001年第二十四屆金穗獎最佳紀錄影帶獎,《公娼啟示錄》獲2002年亞洲電視獎評審團推薦,並入選圍漢城女性影展。《奇蹟背後》入圍2002年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並獲卓越新聞獎最佳專題報導獎。《島國殺人紀事2》為2003年南方影展開幕片,《我的強娜威》入圍2003年亞洲電視獎最佳紀錄長片獎、2004年世界公共電視INPUT影展,並獲美國紐約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入選圍2005年德國柏林亞太電影節。長期關注人權、環境等社會議題,作品兼具理性邏輯思辯與感性人文關懷。
|影片介紹|
2017 年,台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突破六十萬人,超越原住民與新住民兩大族群,但他們的勞動/生活與台灣社會一直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其中被稱為「非法外勞」的無證(合法工作證)移工,更是無人知曉的黑色族群,在媒體負面報導居多的情況下,他們一面在島嶼的角落四處漂泊打工,一面要隱姓埋名,躲避警方軟硬兼施的日夜追緝。截至2016 年底,台灣的非法外勞人數已經超過六萬人,其中以越南移工人數居首。本片導演之一阮金紅為越南裔新移民,偶然認識了一些流落在外的打工越勞,在點點滴滴的探查後,她才慢慢瞭解這群既熟悉又陌生的同胞,為什麼要走上這條無奈、惶恐又艱辛的淘金之路……
|預告片|
11.05 (日) 9:00 - 12:00
乘著光影旅行
姜秀瓊、關本良|2009|台灣|90分|普
|導演介紹|
1969年生,台灣電影導演,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曾憑《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片入圍第28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也曾擔任2010年第47屆金馬獎評審。
|影片介紹|
他是台灣人不知道的榮光,卻是多少位大師導演背後的那雙眼睛…… 將鏡頭對準台灣攝影師李屏賓,娓娓道出他在台灣成長、在香港受到琢磨、進而在國際影壇備受肯定,一路以來堅定不移的生命與創作軌跡,他慣於活用身邊現成資源,配合現場細緻光影、風物和人的脈動、營造出深具東方哲學的視覺驚喜。 透過《乘著光影旅行》,讓大螢幕成為一扇任意門,行旅於侯孝賢、王家衛、張艾嘉、陳英雄、行定勳、是枝裕和等國際導演們的電影場景之間,讓張曼玉、梁朝偉、舒淇、張震、桂綸鎂與周杰倫等人曾經扮演過的角色,再度重現於光影之間。將一幕幕絕美難忘的光影時刻,讓它成為我們的漫遊護照,乘著影像裡的光影敘詩,並肩旅行。
|預告片|
11.19 (日) 9:00 - 12:00
媽媽和宗憲
施榮宗|2017|台灣|70分|普
|導演介紹|
1958年出生於台中市,畢業於逢甲大學機械系,現任職於中華電信。2002年有機會參與公司內部紀錄片的訓練而開始對紀錄片產生興趣,2011年有緣認識到張秀瑢女士和她的兒子宗憲,就決定去記錄他們。直到2017年二月底才完成。
|影片介紹|
以回收為生的婦人,獨自扶養一位重度智障兒子宗憲。宗憲小時候父親病逝,母子兩人相依為命。2011年59歲的媽媽疾病纏身,決定幫宗憲找一家教養院安置。在無任何資源的情形下,媽媽帶著宗憲在中部地區四處奔波。
|預告片|
12.03 (日) 9:00 - 12:00
徐自強的練習題
紀岳君|2017|台灣|95分|護
|導演介紹|
紀岳君導演早期為影像行動者,藉由影像參與許多社會運動,關注都市拆遷、都市原住民、農業、環境、勞工、獨立媒體、司法人權等議題。早期參與發展網路 影像傳播的協同工作,希望能透過民間社會力量改變傳播方式。近期致力於拍攝 紀錄片,並從事商業廣告、短片製作。
|影片介紹|
徐自強是一位被關了十六年的被告,也曾經是一位面臨槍決的死刑犯。紀岳君則是一位不懂法律的紀錄片導演。 2012年,徐自強暫時出獄。十五年來,台灣的司法改革團體持續替徐自強的無罪判決奮鬥。 導演紀岳君在這一年開始拍攝他,但是他卻抱持懷疑的態度接觸徐自強,並且想要追求案件的真相? 五年拍攝下來,導演對於追求真實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並在這段過程中反省自己有罪推定的性格,也了解了法律上為何要堅守無罪推定的原則。 2016年,徐自強無罪定讞,導演也見證這段過程,而此判決也為台灣司法人權帶來更多的保障。
|預告片|
12.17 (日) 9:00 - 12:00
不排除判決書
施佑倫、林皓申|2016|台灣|60分|普
|導演介紹|
施佑倫
雪城大學電影創作碩士。曾參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製作,與楊力州導演合作紀錄片《拔一條河》。2014年起,與冤獄平反協會共同製作冤案紀錄片系列,系列第一部作品為《不排除判決書》。
林皓申
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現為崑山科大專任講師。攝影作品有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拔一條河》。
|影片介紹|
「我身上要背的東西有多少?全部都毀掉了,要重新開始,要怎麼拚……」 2009年,一紙「不排除可能」的DNA鑑定報告讓海產店老闆陳龍綺從證人變成被告,有罪判刑後,展開了逃亡的人生。從不排除到排除,從無罪到有罪,這段含冤的歷程走了1490天。DNA的新鑑定還了清白,平反之後,一切卻並未就此歸位。 重新粉刷新房,在市場中擺上新的小卷攤位。原本的嶄露頭角,卻已成了事業全毀、欠債累累、恐慌纏身的頹危。無罪之後,陳龍綺所面臨的,並不是春光明媚,而是瘡痍滿目的真實人生。 冤獄平反了,但被毀掉的人生要怎麼重來?
|預告片|
12.31 (日) 9:00 - 12:00
天下第一家
吳乙峰|2003|台灣|89分|普
|導演介紹|
吳乙峰擅長與對象體的互動,及長時間的駐地拍攝聞名,長期紀錄的風格,開創臺灣紀錄片風氣之先驅。紀錄片系列作品有「人間燈火」系列及「生活映像」系列,重要紀錄片作品有《月亮的小孩》、《陳才根的鄰居們》、《生命》等。 1999年臺灣921地震發生,進駐南投災區,於2003年完成《生命》作品,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優等獎、法國南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2005年擔任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類評審、2016年擔任韓國釜山影展紀錄片類評審。2008年創設「微光影像有限公司」,以團隊的方式在各地從事紀錄片教育及推廣工作,現為桃園電影節藝術總監。
|影片介紹|
九二一地震之後,大家將搶救出來的家具堆放在路邊,街上的居民都移居到一處高坡上搭帳棚;有幾戶房屋全倒的人家,則遷移到不遠處的一個廢棄兵營居住;一群公寓住戶,則聚集在社區旁的一塊空地,他們的家被地震震毀80%,住戶決定集體控告建商……這裡沒有媒體關注,也沒有達官顯要前來致意。每個人都各自在政府的腳步之前,找到面對生活與巨變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療傷,更要用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