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接送女兒參加青少年紀錄片培訓,而認識了光影電影館這個紀錄片基地,以前我聽到紀錄片三個字就興趣缺缺,後來因為當司機來回接送太麻煩就乾脆留下來看片,連續兩年的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和青少年影展我都有參與,從此讓我對紀錄片改觀,每次的映後座談更是讓原本的我,看見不同角度的觀點,那種能把心和全身毛細孔都打開的感覺很吸引我。後來我就參加了說故事班。和紀錄片放映班的課程。目的主要是為了聽教練迷人的瞎扯蛋,不過不要小看這個蛋,蛋黃裡總含有多種的營養素。而且會利用下班時間還來上這樣課程的人都特別有愛。第一次聽到有人從平溪來上課我真的嚇傻了。
我是一個還蠻容易猶豫不決的人,在截止報名的前兩天我才決定報名,怕自己能力不足又怕自己會在家庭和工作間忙不過來,教練建議我不要輕易地報名,他說如果我參加培訓的話我家有可能會倒,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家目前安在(只是牆壁出現了一點裂縫,已用愛的批土補強 )。
記得第一堂課,教練把我們12個學員照年紀排,而我47歲是裡面最老的(雖然看起來不像,自己講),我是學員中唯一一位已婚,也是唯一當媽的,能跟這群年輕人當同學,是很特別且愉快的經驗。第一次上課聽著每個人的自我介紹,似乎每個同學生命中都有各自的缺憾,這個缺口也許便是藝術創作的入口吧!
與其說拍紀錄片是一個與人接觸的媒介,其實更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歷程,有時蠻痛恨一個什麼都想要,做事又不容易專心的自己。連攝影機都不太會用,第一堂課就開始進入忠貞市場進行田野調查。我不得不用命運與緣分來解釋這一切,從6月30號走進這條窄巷,短短的一個月時間,我看到了跟我完全不同的生活樣貌,體會到人性的脆弱,這條巷子對我來說像是一條生命的教室。
拍完8分鐘的短片「窄巷」後,一開始提案的阿嬤拒絕我的拍攝,所以接下來我決定繼續拍一珍,比我大一歲的她跟我有太多相似與互補。原來我們都被彼此的生命脈絡牽引著,個性都不喜歡拐彎抹角的我們一拍即合,無話不談,正開心拍攝過程很順利時,她突然拒絕我的拍攝,一整個星期不理我,可能因為要面對太多敏感的問題。就在倒數第36天的時候,教練建議我換題目。放棄前面三個月所拍的東西,我沒有時間難過。隔天就上工,找了另兩個題目,一個人切成兩半,拍了一個禮拜後。某天中午教練打電話給我,很神的他,連畫面都沒看,又否決這兩個題目,要我回去拍一珍。這樣的峰迴路轉,真的讓我有點吃不消,好在一珍沒有拒絕我。就在交片的前兩週,我決定陪一珍回台東這又開啟了另一趟旅程,片子的核心就像是颱風眼不斷飄移,讓人捉模不定,應接不暇。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週日都不能休息但我很享受當學生的每一堂課,這段時間我把自己切成三塊,工作、拍片、家庭。我不怕忙,但我很怕沒有方向,拍片的過程一波十折,突發狀況不斷,也許是我愛管閒事的個性,總是不小心就跳進框內,還常常拍一堆很晃的鏡頭,暈船到想要殺死自己。
也許是年紀最大加上最愛管閒事,我被大家選為班長,負責每天倒數的工作,這似乎也成為我們苦中作樂的紓壓方式,最後一個月進入剪接的黑暗期,感謝教練在台北微光急診室的陪伴,一個一個看我們的片,分析和討論,旁聽教練幫潔涵拉核心以嚴霆為例很詳細的講分鏡,我終於找到了一點感覺。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才剛學怎麼買菜煮菜的主婦,就要被推進五星級飯店當主廚,我只能邊煮邊試吃邊調味,煮不好就整鍋倒掉,整個過程充滿了混亂壓力與忙亂,最後的那一週幾乎每天下班就到台北微光報到,謝謝教練 吳乙峰和導師芳怡在我最後快溺斃時,拉我一把,交片的最後那週,幾乎快撐不下去,不是早出晚歸就是沒回家,教練說旁白不能太文青,我真的不太懂,我的旁白不是都很口語嗎,到底是哪一句文青了,交出了感覺沒做完的比賽版,心中充滿懊悔與沮喪。好在教練安慰我說已經很棒了。重點是要修好放映版。
在邊修邊改,旁白重配了N次後我才終於找到那教練所謂的最後的鳳凰橋,人真的是很複雜的動物,紀錄片像是一把梯子,讓我看見圍牆外更寬廣的世界,紀錄片也像一把鏟子,總能挖掘內心更深層的部分。最後我還是要衷心謝謝這四個月在光影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謝謝辛苦的工作人員和導師們,謝謝教練用生命的陪伴,你的強真的不是我們能討論的。雖然這四個月走的跌跌撞撞,但我已用盡力氣,重新活了一次。最後我想給自己一個愛的鼓勵,這回我用紀錄片代替畫筆,希望能帶給身邊所有失婚與曾在愛中受挫的女性朋友,別因為害怕受傷而失去再一次愛的能力。勇敢追夢,勇敢做自己,就算當了阿嬤也一樣,共勉之~
大家看完是不是更瞭解紀錄片創作的心路歷程呢?
最新年度的作品即將在11/28-11/29辦理成果發表會囉!
詳情請參閱「紀錄桃園」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