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個方式,讓自己邊拍邊檢查邊記住,熟悉素材,在下一次拍攝時有所改變。」
第二堂課程,我們迎來 #林皓申 導演帶來的 #基礎2 #攝影入門基礎,而皓申導演在這堂課裡給基礎組學員帶來了 ˗ˏˋ #攝影大補帖´ˎ˗
在這邊與大家分享✎✐ 小編筆記 ✎✐
■ 試著將剪接放在攝影的前面, #維持攝影的連續性,將其成為一種表現形式。(作為完全的基礎者,在這個階段比起從不會到會,能夠維持類似的狀態更為重要)
■ 鏡位的選擇
拍攝全景時,需思考 #空間的重要性,先有空間才有在空間裡的人,而某些人物的狀態必須在特定空間才能被捕捉。
全景與特寫的差別在於訊息的差異,拍攝時記得突出畫面的 #焦點, #特寫 是拉著觀眾往下看的關鍵。
如何選擇鏡位, #取捨 是最重要的,必須在每個畫面裡思考 #我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 拍攝時可以觀察的要點
⑴ 從被攝者出發,可以去思考行為的目標,動機構成行為,而行為構成結果。
⑵ 從空間出發,去感受當下的氛圍,焦點存在,觀察細節。
⑶ 一個完整的事件,從開頭紀錄到結尾,再從中找出敘事線,若不完整,可能無法成為一場。
■ 影像創作會帶來一種「共時」的感受,觀眾能夠與導演一同經歷拍攝時的心情。
■ #紀錄片是遺憾的美學,意識到這件事,並盡可能的多拍,從不同角度、不同景別,累積自己的拍法,拍完之後去回顧每一顆鏡頭,做場記,熟悉自己的素材,更知道自己想拍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