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2025/05/22
04.26|培訓進階2 剪輯敘事的魔幻力量

「創作是很個人的。重要的是對自己、對被攝者能負起責任。」

 

今年的進階課剪輯敘事的魔幻力量,我們再次邀請到去年的講師黃懿齡老師,帶著學員揭開剪輯師的魔法。

 

 

課堂一開始,懿齡老師便提醒大家:「剪接師並不是魔術師,無法變出沒拍到的素材。」真正的剪輯魔法,是從現有的素材中,找出最適合呈現的樣貌。

就像廚師手上有什麼食材、保母照顧怎樣的孩子,剪輯師必須從整理、熟悉素材開始,一步步找出最適合呈現給觀眾的樣貌。

所以剪輯的第一步,從收到、整理、熟悉素材開始,接著製作逐字稿與場記表,才能真正 #理解素材、重新組合故事。

 

 

進入實作後,懿齡老師分享了許多實用技巧——

紀錄片的開場,可以依照故事的核心、調性,選擇介紹背景、建立人物關係,或直接建構氛圍。

 

剪輯常見問題包括:
☑️ 鏡頭太多太雜: 有時一個鏡頭能講完就好,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剪和接。
☑️ 場次重複:傳達的核心、功能相近的場次可以刪減或合併。
☑️ 故事平淡:調整敘事方式或打亂順序。
☑️ 說得太清楚/太模糊:用「第一次認識被攝者」的方式觀看素材,適時留白,讓觀眾有想像空間。

 

聲音有時比畫面更重要,拍攝時要細心收音,剪輯時將聲畫分開思考。

剪接的過程,則是要保持新鮮感與耐心——每次看都像第一次,修改時不要只看一場,要從前面重看整體節奏。

 

 

 

課程下半段,懿齡老師特別邀請學員繳交 5分鐘片段,在課堂中放映並討論每段是否傳達出學員想傳達的內容。

懿齡老師點出學員作品中的有趣之處,也提醒某些資訊是否真的必要,可以用更有力而精簡的鏡頭數傳達重點;聲音與畫面的選擇可以產生碰撞、有所呼應,在素材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有時候也可以用劇情片的概念來剪,但重點還是要去思考自己究竟想呈現被攝者的什麼狀態。

 

 

 

從各自的片段,與老師一來一往的提問中,可以看見學員目前身處的掙扎與探索,而回到課程上半段時提到的試映,懿齡老師告訴學員要找不同的觀眾、接納不同的意見,但對於如何消化意見,則是要回過頭問自己究竟想說什麼。

 

「創作是很私人、個人的,重要的是對自己、對被攝者能負起責任。」懿齡老師提醒大家:「沒有一部片是一定要做出來的,但人一定要活下去,所以每個人,包括導演都要放在作品的前面。」

2024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30秒預告
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主視覺動畫
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電影總預告
2023-2024 桃園城市紀錄片徵選培訓|成果精華
2023-2024 桃園城市紀錄片徵選培訓|課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