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週將結束最後的基礎與進階課程,學員也馬不停蹄地投入後製工作,迎來了【監製6 初剪討論】。
學員開始整合培訓課程中的學習成果,從素材中抉擇能夠撐起故事結構的片段,嘗試串連起來。
✦想講的故事太龐大,如何收攏?
有些學員的初剪遠超出短片時長,監製建議可以先寫出旁白稿,或是重整故事結構,再挑選真正能推進敘事的影像素材。
✦ 資訊量過多,要如何呈現?
面對議題性強或資訊繁多的內容,學員常會傾向文字輔助,但監製老師也建議學員可以更加信任自己拍攝的畫面與聲音,嘗試讓影像本身說話。
✦ 故事完整性的重要
拍攝現場常有突如其來的事件與對話,拍攝的視角容易快速地變換,進而變得鬆散,導致敘事難以連貫。因此監製老師特別提醒完整敘事的重要性,才能建立觀者的連結。
✦ 當串連起故事後,發現不如自己原先想像,該怎麼做?
紀錄片拍攝充滿變數,被攝者不會按劇本演出。監製老師建議學員重新梳理在拍攝過程中的觀察與感受,並且更加用開放的心接近自己的被攝者,在靠近與理解的過程中,或許就能找到新的敘事方向。
初剪是將腦中構想轉化為實體的第一步!
經過這次的監製課,相信學員能更有方向地整理敘事,也讓人更加期待下回的二剪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