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對人生拋出疑問,那些看似無關的問題,往往最接近創作的核心。」
來到最後一堂進階課【進階4 跨類型紀錄片創作分享】,我們邀請到劉吉雄導演,分享他在創作時如何思考其他敘事方式的加入,開創更多視角的可能性。
吉雄導演長期耕耘難民歷史紀錄,起源來自於他在澎湖當兵後反覆出現的夢境,內容一致指向了澎湖難民營,巧合的是他在夢境裡收到難民營即將在一個月之後拆除的消息,這些經驗指引他更加深入認識這段歷史。
在以歷史為主軸的創作中,導演常需要面對許多已難以拍攝到的場景,或是在集體創傷的歷史事件下無法出面的受訪者,因此吉雄導演選擇加入訪談與史實改編的劇情片形式,同時也致力於以VR形式重建已被拆除的難民營,嘗試用不同媒材重現歷史。
▌在創作中可以思考的路徑
● 紀錄片常伴隨者創作者自身的投射與想像,因此更需要經歷與研究, 避免陷入單一視角。
● 人和生物、無機物存在溝通的可能性,但生而為人往往會被人的觀點侷限。
● 「保持開放」,思考陷入僵局時,嘗試讓新的形式或媒材介入。
吉雄導演秉持「先是人,才是拍片的人」的理念,邀請學員帶來一個與主題無關的個人物件,並發想自己對人生想拋出的疑問,透過與學員的互動對話,也提醒大家:不斷對人生拋出疑問,這些看似無關的問題,其實往往最接近創作的核心。